非法吸存终被诉 受害老年人逾20人
发布日期:Fri Apr 03 08:00:00 CST 2015     检查日期:
            步入花甲之年,本应是工作大半辈子之后颐养天年之时,无奈却因为受到杨某、戴某和许某三人的诱惑,致使本市逾20位老者奋斗几十年的血汗钱被骗得精光。近日,广州市姜料公司的法人代表杨某、市场总监戴某、财务人员许某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罗湖区人民检察院正式提起公诉。
            案情回顾
            2008年,杨某设立广州市姜料公司,2011年在深圳开设分公司。在公司开设之后,杨某并未让其公司投入实质性经营,反而通过各种途径招聘大量的公司业务员,并将员工划分成各个层级,从上至下分别是董事长、总经理、市场总监、业务经理、业务员,并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培训。随后,杨某印发大量的宣传手册,组织该公司业务员到深圳的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向中老年人派发宣传单,宣传广州市姜料公司生产的生姜茶、生姜洗发水等,组织客户到深圳大鹏免费旅游,以及到该公司工厂参观,同时谎称该公司生产的生姜茶、生姜洗发水能获取高额利润,并承诺按投资金额年固定效益分配和配送权益分配的方式付息,具体以每10000元人民币作为一个投资单位,可以多投多收益,以半年、1年为投资期限,以每年16%-36%的利息,每月、每年返息,到期返本为诱饵,意图诱使客户投资。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多名被害人信以为真,纷纷中招。
            据悉,每一位客户在投资之时,首先与该公司的业务员进行接触,在谈妥相关投资事宜之后,由业务员将客户带至财务人员许某处签订一份投资合约,合约以投资公司为名,约定客户将资金转移至该公司名下,不参与该公司的实质性经营和管理,按照约定的返现比例返还客户。每一位业务员可以从业绩中获得一定比例的提成,业务经理除去基本工资之外还可以对其下属所有业务员的业绩提成。
            在开展吸收资金之初,杨某按照宣传承诺准时返回利息,同时继续诱使客户继续投资,被害人认为该公司能够按照约定准时返息,纷纷加大投资。不久,杨某以公司未到经营周期、无法按时返息为由,拒绝支付利息。2012年12月底,多名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在初步了解案情之后,公安机关开始了长达半年的侦查工作,于2013年7月将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受理之后,因为该案案情复杂,被害人人数众多,社会影响较大,先后延长该案审理期限,为进一步完善该案证据,达到有效指控的目的,两次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最终将该案审结,正式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杨某等三人提起公诉。据悉,该案逾20名受害者,年龄均在55岁以上,年龄最大者逾70岁,涉案资金超过200万元,而目前,杨某已无还款能力。
            由于杨某是该公司的法人代表,是本次非法吸金案的主要策划和组织者,因此需要对其下属员工的所有犯罪数额承担责任,市场总监戴某需对其下属业务员的犯罪数额承担责任,一旦指控成立,两人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检察机关提醒广大市民,非法吸存的现象在深圳时有发生,只有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机构才具备公开向社会融资的资格,对于一些高回报、高利润的投资项目应保持谨慎,避免因为蝇头小利而上当受骗。深圳近年来已多次发生类似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案件,该类案件受害范围广,涉案资金大,广大市民一旦发现此类问题,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浏览数:1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