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为营造罗检“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鼓励和引导检察人员养成阅读习惯,提升自身综合素能,6月25日下午,我院举办2024年第四期“奋进罗检·青春沙龙”读书分享会活动,办公室主任李伟彬及青年检察人员参加活动。
五名青年检察人员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感悟,或是将读书中触动心灵的所思所感与大家分享,或是畅谈如何将书中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与生活中。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碰撞,知识的海浪在这里翻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分享了哪些宝藏书目吧!
一、分享书目:《今日简史》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分享人:第六检察部 李文威
《今日简史》将视野聚焦于当下,探讨了当今人类面临的诸多紧迫问题和挑战,涵盖了科技发展、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书中有四个核心观点:一是人类面临的三大挑战(科技颠覆、生态崩溃、核战争);二是真相的衰落与“后真相时代”;三是自由意志的困境;四是重新审视全球化。
我从书中获得了四点阅读感悟:一是拓宽视野,打破思维局限;二是引发对科技与人类未来的思考,要始终保持审慎和负责的态度;三是对真相和信息的重新认识,我们应理性分析和深入思考,传播真实且有价值的信息;四是激发行动的使命感,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二、分享书目:《长安的荔枝》
作者:马伯庸
分享人:综合业务部 王风霁
《长安的荔枝》讲述了在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接到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但其还是决定放手一搏,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被迫完成荔枝转运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见证了繁华之下的大厦将倾的故事。
我以一名“基层公务员”的视角代入到故事中,有以下四点体会:一是勇于尝试,面对困难时不能坐以待毙;二是主动钻研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能;三是全力以赴,纵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保持昂扬的斗志与不服输的精神;四是坚守本心,始终牢记司法为民的理念,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三、分享书目:《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作者:万维钢
分享人:政治部 韩淇华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主张“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用科学精神钻研社会现象,让高端的道理落地,激发读者思考。本书共有八个章节:高手的心法、偶然中的必然、感性中的理性、思维中的系统、智识的两难、现代化的惆怅、世界观的悬疑、胜负的学问。
张元济先生曾说:“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入理解了正念自控法、系统思维和长期规划的重要性、科学探索精神、了解人心、策略思维等的重要性,让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世界,运用系统科学的理念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
四、分享书目:《乡村教师》
作者:刘慈欣
分享人:办公室 邹玉洁
《乡村教师》讲述了一位身患绝症的老师在临终之际仍要求懵懂的小学生背下他们不能理解的牛顿力学三定律,这时故事忽然转向了星际战争:外星人在清扫战场时鉴定着沿途行星的文明等级,被随机抽作地球样本的孩子们面对一系列测试题时都无法回答,直到正确答出了牛顿定律,才得以保住地球。
也许我们这一辈子都用不上牛顿力学三定律,也不需要我们去拯救地球,但读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角度。人类文明成长到现在,是一个很伟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人类从来没有失去过对未知的好奇,就像乡村教师一样,即便在一个偏远的地方,也顽强地绽放着属于自己的色彩。
五、分享书目:《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分享人:检务保障部 黄幸姿
《许三观卖血记》书如其名,讲述的是许三观靠着前后十一次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甚至在年老时还尝试卖血,但被告知血无人需要,最终精神崩溃。展现了平凡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挣扎与无奈,以及他们为了生存而做出的牺牲。
我认为阅读其实更像是经历别人的人生,能够为自己增长见识和阅历,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生活。就像此书中许三观的人生,反映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生活的残酷与无奈,展现了老一辈为了生存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以及过苦日子的精神。
精彩的分享过后,台下聆听的青年干警纷纷表示收获良多,都被安利到了!最后,李伟彬主任提出以下三个期望,与青年同事共勉:一是珍惜静心读书的美好时光,保持学习的心气,养成阅读的习惯;二是善于从书本中汲取养分、拓展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三是努力将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与生活中,吸取书中有益的经验,帮助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