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检校合作,罗湖区检察院与各大法学院校携手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开展实习生接收计划,让法学学子走出象牙塔、走进案卷、走向实务一线,通过近距离观摩办案细节、触摸司法脉搏,在检察官的言传身教里感悟法治精神。为此,我们特推出《罗检实习生》专栏,记录他们在罗检实习期间的所感所悟,也共同见证青年法律人从“纸上法典”到“现实正义”的蜕变旅程。
作为一名法科学生,我有幸成为本年度第一批实习生,与其他四位同学一同在罗湖区人民检察院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工作。短暂的实习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也让我对刑事司法工作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初体验:从“纸上谈兵”到“躬行实践”
初到罗检时,我怀揣着对实务工作的憧憬与些许紧张。校园里,法律知识在试卷与理论探讨中打转,而面对真实案件,才惊觉理论与实践间的鸿沟。在带教检察官的引导下,我看到证据链条如何在细致审查下逐渐清晰,法律条文怎样精准适用到复杂现实。那些曾经生硬的条款,在鲜活案例里有了温度与力量。从整理卷宗时对案件流程的熟悉,到协助分析案件时对法律逻辑的运用,每一步实践都让我褪去青涩。躬行让我明白,法律不只是书本知识,更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有力武器。
工作内容:刑事司法的多重感悟
刑事司法工作不是对法律条文的机械套用,司法过程既有实体认定的精密论证、程序正义的具象化表达,又有司法理性的温度调控。在一起轻伤害案件中,检察官在“小案”中明“大义”,通过全面考察案件起因、当事人的关系、当事人的事中行为及事后态度等方面,厘清原委、辨明是非,积极释法说理,通过证据开示等方式使当事人明事理,主动认罪认罚,积极赔礼道歉并获得被害人谅解,实现案结事了。这让我感受到即使是轻微、简单的案件,也不能忽视其中蕴含的法律原则、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对社会公众行为的引导作用。要通过公正、合理地处理小案,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向社会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公众从每一个小案的处理结果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促进社会法治意识的提升。
反思与展望:职业认知的深化与反思
短暂的实习经历如同一面棱镜,既折射出我专业知识的局限,也让我看到未来的成长方向。罗湖区人民检察院的实习生活,将是我学生生涯中一段宝贵的实践经历。在这里,我见证了司法公正的实现过程,也体会到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这段经历不仅坚定了我从事法律工作的决心,更让我对“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有了更深的理解。未来,我将以更扎实的专业素养、更严谨的工作态度,践行法律人的初心与使命。
(本文作者:西南政法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蔡东润)